作為老一輩港口人,孔祥瑞親歷并見證了天津港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%CQa8<q 1972年,17歲的孔祥瑞初中畢業,被分配到天津港當門吊司機。當時的天津港從匈牙利進口了3臺門吊機,結束了肩挑背扛的貨物裝卸時代。面對新設備和復雜的操作參數,孔祥瑞在師傅的鼓勵下啃起了設備使用說明書,一頁頁看、一條條記,直到吃透弄懂。
q2B'R “那段時間,工友們休息我看書,拼的就是耐力,靠的就是勤學好問,這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!苯涍^三個月的艱苦學習,孔祥瑞精通了吊機的設計參數、工作原理,更讓他成了隊里的技術專家、吊裝高手。
!T)_(}|6} 2001年,在天津港沖擊億噸大港的過程中,孔祥瑞所在的裝卸隊承擔了2500萬噸貨物的裝卸任務。設備還是這些設備,人還是這些人,可任務量卻增加了近30%。
K\ pZ 孔祥瑞組織技術骨干集體攻關,通過“抓斗起升、閉合控制合二為一”的創新方法,使每臺門機一次節省15.8秒,每臺門機平均每天多裝卸480噸,從而使全年裝卸量達到了2717萬噸,超過了預定目標。這項操作法后來被命名為“孔祥瑞操作法”。
SI6?b1;-:F 2006年,孔祥瑞踏上了新崗位,又加入到天津港“北煤南移”的重點任務中。在天津港南疆港區,他看到了世界最先進的煤炭連續作業生產線。在沒有先例借鑒的情況下,孔祥瑞主動請纓、勇于擔當,組織編寫了全國港口第一本系統設備故障維修技術指南,將日常保養和維修的442項做法加以總結歸納,供一線工人解決“疑難雜癥”,實用性很強,深受歡迎。
ScInOPb'K “工人有知識有技能,才有力量!边@句話是孔祥瑞一線奮斗40多年的經驗總結。正因為執著追求,孔祥瑞從一名只有初中文憑的碼頭工人,成長為遠近聞名的“藍領專家”和全國勞模,先后組織實施了220多項技術創新項目,獲得16項國家專利,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超億元。
G^购彩大厅快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