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語言藝術性,巧妙開展批評。
說到批評人,人們自然會想到黨內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例子。比如:在一些同志看來,“批評不說透,就是好朋友;批評要說透,緣分就到頭”。這些人,看似與人為善,實則是對同志、朋友不關心和不負責任。而作為基層班組長,在批評班組成員時,我覺得可以用提升言語藝術性,巧妙開展批評的方式方法來對待不同的人群。比如:對性格內心、又好面子的人,我們不妨用式批評,來糾正其存在的錯誤;對性格外向、大大咧咧的人批評,我們不妨采取直截了當式批評,否則,你跟他轉彎抹角、之乎者也,他不但弄不明白,反而還達不到指出其不足之處的效果,F實中,人人都喜歡別人說好聽的,夸獎別人不僅能融洽彼此關系,同時還能給夸獎對象增強自信心,以更好地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。
可是,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。如何將班組成員鍛造成更加完美的人,確實是成為班組長所需要思考的管理問題。俗話說,一句話說得笑,一句話說得跳。你光有批評,沒有表揚不行,你不分場合,不分人群,上來就劈頭蓋腦批評也不行。所以,我認為,批評也是一門語言藝術。作為班組長,在平常班組管理工作中,不僅要善于察言觀色,同時還要提升自我語言表達藝術。比如:針對班組只喜歡別人表揚,不愛聽批評意見的人,我們有時還可以采取正話反說、反話正說,或是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來點醒被批評者。因為在工作中,我們都有一定的共性,在做同一類工作時,有的人做得好,有的人卻不盡如人意。所以,在批評這些做得差的組員時,我們大可用表揚別人的方式,來鞭策做得不好的人。這就是“間接式”批評,或是叫旁敲側擊,以達到鞭策和激勵后進者。再說“直截了當式批評”,我們也可以不直接針對某個人,而是靶心朝著現象,或是具體事情。這樣既給了組員的面子,又能促使其“對號入座”,立行立改。
[ 此帖被愛好作為在2022-12-06 13:59重新編輯 ]